番外1我的荣幸,沈院士-《全球追凶,天才少女她杀疯了》


    第(2/3)页

    奇迹出现了,几乎中断的信号再次稳定下来,虽然微弱,但关键数据开始重新传回。

    “采样器主体结构保持完整,机械臂部分受损,但……核心样本舱已密封!”

    负责监测的工程师激动地喊道。 片刻沉寂后,巨大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控制中心!

    沈清寒微微松了口气。 “继续监测返回舱轨道,确保分离程序万无一失。”

    她转过身,恰好对上费贺望过来的视线。

    隔着忙碌的人群,费贺朝她竖起大拇指,眼中是满满的赞赏与爱意。

    沈清寒轻轻点头,眼神交汇间,一切尽在不言中。

    *

    数月后,“盘古”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于西北荒漠的预定区域,采集到的珍贵样本远超预期,引发了材料学和天体物理学界的又一次震动。

    但沈清寒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

    京都郊外,一座新落成的、戒备森严的科研基地内。

    这里是华国“南天门”计划的核心总部,一个旨在建立永久性近地轨道空间站和月球科研前哨的宏大项目。

    年仅21岁的沈清寒担任该计划的总设计师兼首席科学家。

    巨大的全息沙盘上,勾勒着未来星际空间站的复杂构型和月球基地的宏伟蓝图。

    沈清寒正在与一群平均年龄比她大上两三轮的顶尖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进行研讨。

    “……基于乌拉纳斯岩石样本分析出的新型复合材料,完全可以承受月球表面的极端温差和辐射环境。”

    沈清寒指着全息图上月球基地的外壳结构,“第三模块的生命维持系统,我建议采用闭环生态系统的升级版,能量利用率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七。”

    她的论证清晰严谨,提出的方案往往直击要害又极具前瞻性,令在场的老专家们频频点头,心中叹服。

    “沈工,南天门一期工程的发射窗口即将到来,重型运载火箭鲲鹏的最终测试还需要您把关。”一位负责火箭系统的总工程师说道。

    “好,下午我去试车场。”沈清寒记下日程,随即又转向另一位材料学家,“王院士,关于太空3D打印建造技术的材料延展性问题,我们还需要继续探讨一下……”

    她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从理论推导到实地测试,从宏观规划到技术细节,事无巨细,她都会不厌其烦全程参与。

    夜晚,基地的办公灯常常亮到很晚。

    费贺提着保温盒,通过了层层安检,熟门熟路地来到她的办公室。

    推开门的时,看到她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凝望着夜空中依稀可见的星辰。

    窗外的庭院灯柔和地照进来,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浅浅的光晕。

    “还在想南天门的事?”费贺走过去,将保温盒放在桌上,里面是他特意为她炖的汤。

    沈清寒回头,轻轻嗯了一声。“只是在看星星。每一次抬头,都觉得它们离我们既远又近。”

    沈清寒放松地靠在他怀里,感受着这份忙碌喧嚣中难得的宁静与温暖。“费贺,谢谢你。”

    “谢我什么?”费贺轻笑。

    “谢谢你的理解,还有……一直都在。”

    费贺收紧了手臂,吻了吻她的发丝。“我的荣幸,沈院士。”

    他现在更喜欢用这个新晋的、含金量极高的头衔来称呼她,语气带着满满的骄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