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还有时间-《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3)页

    从这个方面来看,以及刘荣自己从先帝的感官中总结所得:先帝通过晁错进行的这次实验,其实是失败的。

    实验的结论恐怕是:在王朝不强不弱的尴尬时间节点,法家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不相向上。

    结合秦的灭亡,所得出的‘越强的政权,用法家效果越差;越弱的政权,用法家效果越好’的结论,便不难发现:法家能起到的积极作用,真的是和政权本身的强弱,呈线性负相关。

    政权越强,法家越坏;

    政权越弱,法家越好;

    政权不强不弱,法家不好不坏。

    说好听点是不好不坏,说难听点,那就是卵用没用……

    具体到当今汉室,经过开国初的‘羸弱’期,以及文景年间的‘不强不弱’时期,到了当今刘荣这一朝,汉家已经开始全方位展露出强盛之态。

    文景之治种下的因,即将结出一个无比强大的汉家,来作为最终的果。

    如此背景下,按照法家的作用,与政权强弱呈线性负相关的逻辑,刘荣这一朝,汉家若是重用法家,那无疑就要起到负面效果了。

    到这里,问题其实就显而易见了。

    ——黄老学完成历史使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并朝着后世那个寻仙问道,神神叨叨的‘道家’发展;

    法家则因自身特性,并不适用于如今愈发强盛的汉家。

    可以说,如今汉室不需要通过法家变法图强,也可以说,已经走在正确道路之上,正愈发强盛的汉家,不应该‘变法生乱’。

    黄老淡退,法家不适用;

    而其他诸学——杨朱肯定用不了。

    太祖高皇帝早就有言:杨朱这个学说,天下唯一能研读的,便是当代天子。

    只有上一代天子驾崩,下一代天子才能够染指,连太子储君都不能触碰!

    这也很好理解。

    毕竟任谁坐在皇位之上,看着一个整天念叨‘杨朱唯我,不以物累’的太子储君,后脖颈都得发凉。

    墨家更是只可用其‘鲁班之术’,而不可用其治国之道——毕竟墨家的思想太过先进,甚至都和后世新时代的华夏近乎一致了;

    对尚还处于封建文明初期的当今汉室,那都不是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的问题,而是劈个叉都远远够不到的程度。

    没了!

    除了儒家之外,没得选了!

    和那些除儒家之外,根本无法选择其他学说,只能吃儒家‘有教无类’的红利,借儒家搭上‘读书人’之顺风车的文人一样;

    如今汉室,也同样沦落到出儒家之外,再也没有第二种选择的境地!

    这也就难怪历史上的汉武大帝,能那么果决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

    ——哪怕不罢黜,百家也已经基本把自己玩儿绝传了!

    ——哪怕不独尊,儒家也已经掌握天下学术、思想界的话语权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是主导了儒家独尊,而仅仅只是从官方层面,承认了‘儒家已经独尊’的客观现实而已。

    但现在,时间才刚来到当今刘荣五年,历史上的汉孝景帝十一年。

    这个时间节点,历史上的汉武大帝都才十一岁;

    刘荣还有时间。

    还有时间压制儒家,避免儒家在客观事实层面,达成‘儒术独尊’的既定事实;

    而后再倒逼刘荣,和历史上的汉武大帝一样,承认这个客观事实成立,并未‘儒术独尊’背负历史黑锅。

      


    第(3/3)页